養羅是一件很讓人費心費力的事情,投入眾多成本和精力,隻是期待小羅能夠出彩,然而卻發現是個起頭困難戶,頓時就像那冬天裏澆下的一盆涼水,真可謂是 “ 透心涼,心飛揚呐 ”,這點玩苗的魚友可能更是感觸頗深吧?
不過,羅漢起頭 “ 七分靠基因,三分靠養工 ”,那就證明還有是十之三四的機會是可以努力獲得的,關鍵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應該是什麽......
影響羅漢魚起頭的因素可概括為四點:基因、環境 、飼養、習性,以下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其中需要注意到的細節。
一、基因
基因的好壞決定一條羅的發展以及定價。” 這句評論其實不無道理,如果說親魚起頭較大,那麽其子代出現大頭的概率也會比較大,這點想必不用過多的解釋。這樣的羅飼養起來是要容易許多的,隨之也就在魚友們口中流傳出了這麽一句話 “ 七分基因三分養 ”。
二、環境
所謂環境,也就是小羅的飼養環境,其實羅漢魚起頭的大小與飼養環境有著相當密切的聯係:我們常說羅漢狀態不佳會縮頭,其導致狀態不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環境突變或者水質變差。如果羅漢生活的環境較為寬敞且不易受外界幹擾,那麽就能有效消除羅漢的緊張情緒,有利於羅漢起頭(大缸飼養)。
當然也可以放置底砂(前提是你得把過濾弄好,否則隻會適得其反),模擬自然環境刺激羅發情築巢,使魚體內荷爾蒙分泌增加,這樣會讓公魚起頭更快,母魚則體現在腹部。
三、飼養
我們人類就有 “ 以形補形,吃啥補啥 ” 這一說法,雖說在羅漢飼養上不一定全部實用,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:高蛋白質是羅漢起頭需要的主要成分,比如紅蟲、麵包蟲、小蝦等這些餌料,經常合理搭配喂食就會使羅漢增大起頭機率。
此外,喂食還要遵循一定的規則,比如老前輩們總結出的 “四定”法則(定時、定量、定質、定位),這裏就不一一敘述了。除此之外還不能暴食,水質要保持穩定等等。總之,要讓羅漢有安全感,吃好、住好,就不會因為精神緊張或生活不適而縮頭或起頭小了。
四、習性
羅漢天生性情凶猛(大多數),魚友們常說羅漢單養最易出狀態,但不盡然,增加它的攻擊性也有利於起大頭。像在魚店、漁場這樣的環境下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:羅漢魚小時就采取 “ 多格玻璃 ” 方式飼養,這樣既能免除羅漢之間的打鬥損傷,又可以經常保持 “ 對魚 ”,隻有一條羅漢時還可以放鏡子或沙包來增加其鬥性。
最後有一點希望魚友們能夠注意到:養羅的空間不宜太小,太小的缸體非常不利於羅漢的成長,時間一長,羅漢就有可能變成“矮齪醜短”的樣子了...
長按識別二維碼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